创新17项先进操作法,他精益求精打造“国之重器”

2023-04-21 03:19:44 长江日报

近日,在中车长江的培训教室里,高级技师余秉智耐心地分享着他的研发成果和维修经验。几位身着灰色工作服的年轻人一边聆听,一边把重点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。这样的培训场景在中车长江已是常态。

今年55岁的余秉智,是中车长江公司装备管理机加工组班组长,车工高级技师。深耕车工一线35年,他本着对工作的热爱,不断学习理论相关知识,刻苦钻研操作技能,练就了一手过硬车工技术。在公司重点研发和技术质量攻关时,他用高超的技能,解决了多项高尖技术难题,创造了17项先进操作法在公司推广应用,确保铁路运输安全。

创新工作法


(相关资料图)

帮助企业降本提效

在余秉智看来,新时代技能人才,要埋头苦干,更要抬头创新。从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,余秉智一直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。

余秉智工作现场。

据余秉智介绍,在公司罐车罐体三辊滚弯机改造时,有两件16个模数的蜗杆需要加工,如使用整体刀具加工,刀体宽度要40mm,刀尖角刃磨后要保证40度,精度要求非常高。经过不断摸索试验,他创新使用两把刀体宽20mm的刃磨组合刀具代替整体刀具,完成了大模数蜗杆加工,解决了无大刀体及刀具刃磨要求高的问题,保证加工顺利进行。

在公司架车机及组装车间油交线升降台维修时,余秉智设计制作专用刀杆,采用“直进切削法”,解决了车削过程中的“扎刀、啃刀”问题,消除了铸铜丝母牙型表面的振纹,此方法在设备工装维修加工大导程铸铜丝母时得到广泛推广运用,其先进操作法获公司“绝招绝技”奖项,被授予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”。

在车辆配件生产岗位,余秉智主持设计活接头车床夹具,解决活接头装配同轴度超差问题,工作效率提高3倍,每年减少活接头外购成本200万元;他主持设计的修复折角塞门外螺纹车夹具,解决工件在车床上定位、装夹问题,每年节省生产成本70万—80万元;此外,他还利用废旧导电杆加工成的过渡接头,解决埋弧自动焊机黄铜导电杆被电弧损坏问题,每年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100余万元。

凭借着精湛的技术,余秉智先后获评“中国南车技术能手”“中国南车职业技能鉴定优秀考评员”“首届中国南车核心技能人才”“中国中车技能专家”“武汉市技能大师”“武汉市大城工匠”等荣誉。

带徒传艺

技术传承才有价值

“一个人的技术再好,也只能贡献30来年。带出一个好徒弟,就等于我的工作时间延长了一倍;带出一个好团队,就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。”怀着这样的信念,2005年,余秉智开始承担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。他针对工厂生产情况结合专业知识的相关要求编写教案、课件,平均每年承担公司培训授课6批次,培训课时100课时以上,带徒弟94人,培养了高级技师2名,技师14名,为公司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。

余秉智与同事交流维修经验。

在培训工作中,余秉智有他坚持的信念和方法,他要求学员去看书,在他看来,一本书是无数个高级的人才总结出来的经验,读透了一本书,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。

在余秉智的身上,既有老派师傅对徒弟的呵护和教导,又有着现代企业培训的理念。作为余秉智一手培养出来的徒弟,车导组班组长易光宗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斐然。

每每看到呼啸的列车,余秉智心里总是充满着自豪感。余秉智说:我将坚持对专业技能提升和产品质量极致的追求,勇于创新,善为善成,带动身边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学技术、练技能、强本领,用央企人的责任和担当诠释初心,为“中国制造”迈向“中国创造”实现“中国复兴梦”全力以赴。

(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覃迎 王智君)

【编辑:张文辉】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:027-59222222。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kin0207@126.com

上一篇 : 天天热头条丨达科逆转梁靖崑,接发球环节制胜,陈梦克星击败王曼昱克星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

精彩推送